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融合杏盛电子信息方面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扎实专业素养和突出创新能力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智能交通🍿、智慧建筑、土木信息化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学院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交通、土木、建筑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概况

学院涵盖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设有交通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4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交通运输、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60余人(博士生导师4人、正高15人、副高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硕士生导师32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达5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0%,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博导9人作为兼职教授。

教师队伍中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𓀔、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人、广西青年八桂学者1人、广西交通运输行业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广西交通文明畅通工程专家2人、广西应急管理专家2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3人🐓、桂林市漓江学者1人👳🏽‍♂️、桂林市拔尖人才1人🧏🏿‍♀️、桂林市十大杰出创新人才1人🙅。

科学研究

学院在交通、建筑与土木学科方向建有一批在广西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平台⇨,拥有广西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广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交通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广西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建筑材料与建筑节能研究院、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科研中心、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等。学院在桂林、南宁、柳州等市与交通、建筑管理部门、交通勘测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等建立了校外联合实习培养基地20余个🌿,其中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教协同育人合作关系。

学院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完成地方交通、建筑、土木工程行业委托咨询技术服务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4000万元。在智能交通、交通规划与管理🤷🏻‍♂️、建筑节能、建筑智能检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处于广西领先地位🔷,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其中广西区科技进步奖4项🤳🏻📷,广西技术发明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2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专利200多项。

实验室概况

学院拥有广西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广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交通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广西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设有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学建筑与BIM应用技术研究所、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研究院等多个内研究基地,并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实践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践体系。实验室面积约9000㎡🤦🏼‍♂️,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值超过3500万元。

对外交流

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韩国圆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10余所大学及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拔70名左右优秀本科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访学与学术交流,并招收东南亚国际留学生🙋🏽,学院承办了第九届国际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教育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教育部高等杏盛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会议🤛🏿、第二届数字交通和智慧出行学术论坛等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将“以人为本、团结创新👨🏼‍⚕️、勤奋实干、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与“崇徳博学、善建通达”的学院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学院学生工作的优势特色,倡导在和谐、活泼、奋进的学院文化氛围中,让学生享有“存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学院建立了“大一感知专业🫱🚶🏻、大二认知专业、大三走进专业🧛🏽‍♀️、大四善技专业”的全过程育人模式🤪,常态化开展课堂质量提升工程👨🏻‍💼、建交科技文化月、校外工程实践周等课堂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品牌活动。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打造“全员导师制”👨🏿‍🚀、“学业导师制”“建交企业创新讲堂”🚚👂🏼、“博观沙龙”“思源校友论坛”🛌🏿、“我与博土面对面”“研途有道”“建交学子成长故事会”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0余项🧎🏻,其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三等奖6项,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5项🦶🏿,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应用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0余项,在省部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制冷空调、绿色节能、三维设计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余项, 2023年学院学子在全国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并代表中国参加美国ASHRAE年会🤹‍♂️。

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学院设立团委、学生会、新媒体中心🧑🏿‍🌾🌕、科技创新协会、舞蹈队、话剧社、田径队🤧🍙、定向越野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匹克球队等兴趣社团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技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

就业去向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造高起点,搭建大平台,积极服务国家“交通强国”和“新基建”建设🫶🏼。

近三年来,学生就业面广、就业质量高、就业前景好。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全国交通🕌💇🏼‍♀️、土木、建筑等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咨询)👩‍💼、大型国有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或在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匹配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升级转型的时代需求。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较高的创新能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