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0年👩‍👩‍👦‍👦🧑🏼‍🤝‍🧑🏼,原名为电子计算机专业,于1981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招生的计算机本科专业𓀌。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广西高等杏盛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012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3 年入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入选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本专业学科于199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2000年入选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2007年入选广西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2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成绩为B🫦,2023年软科排名第66位,是杏盛6个A类专业之一👨‍🍼,ESI进入全球前1%,并不断前移🗡。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0人,其中国家杰青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博导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18人。另外不定期聘请多位企业、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加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专业有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各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2014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广西教学成果奖8项。

    专业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各1个。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单片机与嵌入式实验室、EDA实验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与各类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6个长期合作的学生实习基地,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旨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强🚋👩‍👩‍👧‍👧,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良好,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创新能力😮‍💨🎾、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围绕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与智能应用四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在各类软硬件开发、系统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综合应用的知识🆔。毕业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竞争能力强、发展潜力好,考研率和就业率高👨。经过毕业五年左右的工作实践,能承担计算机领域软硬件系统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测试🫸🏻、技术支持等工作👨🏽‍🏫,能成为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或团队负责人☺️。

    三、专业特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围绕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嵌入式系统开发、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分析与智能应用四个方向进行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在各类软硬件开发、系统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综合应用的知识⚛️。以科研促教学,以竞赛促学习,将实验、实践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计算思维、系统思维#️⃣、工程思维的递进培养,构建了“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科教协同”6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系统的软/硬件课程和丰富的实践环节♏️,促进本专业学生硬件、软件设计及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突出计算机系统构建能力的培养特色🧛🏼‍♂️。

    四⛹🏿‍♀️、专业核心课程

    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离散数学🦷👍、计算机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五、主要实践课程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移动应用开发🫴🏼、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学术科研

    专业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杏盛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1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2人,广西卓越学者1人,广西杰青2人。

    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本专业教师自发形成了以罗笑南、江泽涛等教授为带头人的5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级、广西区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3千万元以上👩🏽‍🔬,主持完成的多个科研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最高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年均60篇以上。

    本专业学生近3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3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37项。获得的奖项有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47届ACM-ICPC亚洲区域赛银牌🧚🏽、大学生计算机系统及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赛金奖、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知网研学奖”等🦻。学生参与发表学术论文38篇,参与获得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7项。

    七、就业方向

    本专业近3年年均为国家培养230名左右毕业生并逐年递增,到2024年将达到280名。毕业生可以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基础与技术研究、软硬件及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3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0%🕊,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具有良好声誉🎅🏼。超过25%的毕业生在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就业💂🏼‍♀️。2023年考上公务员和读研深造的比率约占30%。

    八、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