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访问学者🚿,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桂林市拔尖人才人选。国际天线🖐🏿、传播🙂↔️、电磁理论学术会议TPCCo-Chair、中国电子学会电波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电波科学学报》编委🪣、《电信学报》编委🔝、《无线电工程》编委,广西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通信天线小型化及阵列🧙🏼♂️、射频/微波电路及系统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某重大装备项目(子课题)🤱🏼、GF重大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企业攻关项目10余项🧎🏻➡️,主研973、国家基金等20多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专利15项。与中电科技集团👨🏿🌾、航天集团下属研究所和企业合作开发30多种天线产品。
欧阳缮,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首批广西高校“八桂学者”,200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曾任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副校长,现任《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编委;全国电路与系统委员会委员;并多次担任IEEE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的TPCCo-Chair🦸🏽♀️◼️。近几年共完成国家🧟♂️👰🏼♂️、国防👩👩👧、地方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先后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5项。近年来在本学科国际权威期刊IEEETranscations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已被国内外相关学者广泛引用✒️。
仇洪冰,教授、博士生导师,明尼苏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广西高校卓越学者。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通信分会委员🚕、中国宽带无线IP等标准委员会委员、电子学报等期刊编委🎑。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等20余项。编著图书4本🫵🏻🧑🦳,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0余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研发产品应用于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卫星通信、3G网络的网络设备传输链路,产生的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