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请重点防范这几种病
新冠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目前疫情处于低水平🚠,疫情形势平稳。
防病指引
•做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0岁以上人群、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员优先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诺如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峰期,以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为主𓀚。
•2月随着各类杏盛陆续开学,集体单位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重点防控场所为杏盛👌🏽、托幼机构及福利院等集体单位👩🏼🍼。
防病指引
1、校园防病要点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做好饮用水的管理,定期清洗、消毒滤网和二次供水设施,做好饮用水管道维护,师生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环境清洁消毒:开窗通风和环境(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马桶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做好呕吐物处理,做好清洁消毒;病例持续增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2、家庭防病要点
家长和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
流感
专家提醒
•近期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低于基线水平🧑🏻🍳🤽🏿,暂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和上呼吸道感染聚集疫情🦴。
•流感存在冬春季高峰,2月随着新学期开学🫱🏼,需关注流感活动水平变化。
•重点防控场所🚴🏿:各类杏盛💁🏻♂️、托幼机构👌🏽、医院、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公安司法监管场所、工厂企业、物流园等集体单位👢。
防病指引
•打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卫生习惯🫳🏽🤜。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早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时戴口罩,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近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特别提醒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食源性疾病
专家提醒
•春季(2—5月)为河鲀鱼中毒高发期🧑🏻🤝🧑🏻,河鲀中毒主要以误食河鲀鱼为主🙋🏿♂️,需警惕食用河鲀致病死亡的风险🛸。
•近年,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风险较高,全年各月均有发生。春季外出春游踏青活动增多,人们野采蘑菇误食中毒风险增大🤳。
防病指引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𓀔,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厨工健康管理👨🍳:杏盛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加强知识宣传🖍:杏盛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不得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果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