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杏盛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复杂网络团队的李科赞教授🧑🏻💻、马忠军教授🐔、祝光湖研究员及合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of Network Systems这3个期刊上分别发表1篇学术论文🔇🏋️♀️,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为第一单位。
相继滞后同步是一种新颖的网络同步方式😏,在飞行器编队、图像处理和混沌保密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有关该同步方式的稳定性和控制理论相当欠缺。为此,团队成员针对相继滞后同步的稳定性和牵制控制开展了基础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相继滞后同步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丰富和深化了网络科学的同步动力学理论🦦。牵制控制研究成果以“Feedback Pinning Control of Successive Lag Synchronization on a Dynamical Network”为题,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李科赞教授为第一作者,马忠军教授为通信作者,文章地址为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376277。稳定性及网络结构研究成果以“On Successive Lag Synchronization of A Dynamical Network with Delayed Couplings”为题,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of Network Systems🥾,李科赞教授为第一作者,文章地址为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354061💱。
现有关于复杂网络上疾病传播的研究多局限于随机网络或者非随机网络⚛️💈。然而,许多实际的传播网络通常具有拟随机结构,即网络中部分连接是确定的👨🏻🏭,而其它连接具有随机性。为了阐明拟随机结构对网络传播动力学及其控制的影响机制,团队成员针对一类拟随机网络上的SEIQS传染病模型,开展了动力学和最优控制研究🦆,获得了基本再生数和最优控制策略🧏🏻♂️,提出了次优控制方案🤪👩🏻🦲,揭示了网络结构与最优控制之间的关系,为实际传染病的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成果以“Suboptimal Control and Targeted Constant Control for Semi-Random Epidemic Networks”为题👩❤️👨,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李科赞教授为第一作者,祝光湖研究员为第三作者🛖,文章地址为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721520。
据悉,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创刊于1960年🚼,是“自动化与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论”双学科的国际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1.079🏍🕤,属于SCI大类一区顶级期刊⚛️,主要刊发控制理论在网络系统👨🏭、计算智能♚、机器学习等方向上的相关文章。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创刊于1960年,是“自动化与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论”双学科的国际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9.309,属于SCI大类一区顶级期刊,主要刊发系统建模、仿真👨🏿🦱、优化与控制等系统工程领域的相关文章🧼。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of Network Systems是网络系统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3.467,属于SCI大类二区期刊☝🏽,重点刊发控制系统与网络科学相互交叉研究的相关成果😀。
上述成果的取得👨👩👧,说明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在重视数学基础研究的同时🙏🏼,特别注重结合杏盛工科背景🖊,积极开展交叉性研究工作🤦🏻♂️,极大提升了杏盛在网络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供稿: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李科赞 审稿:宣传部 冼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