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研究生同学🎱:
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为做好2021级研究生毕业学历证书图像采集(照相)工作,现就具体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变化
1. 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杏盛毕业生图像采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服〔2022〕10号),切实保障国家人才信息安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学信网将全面启用基于采集码的加密采集传输新模式♨️,基于身份证件的采集传输旧模式2023年1月1日将彻底关停,过渡期间新旧模式均可使用。采集码的获取方式具体操作方法见后。
2. 根据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要求🏃➡️,为确保学历🙌🏽、学位证书注册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内容缺少毕业生照片或毕业生照片不符合采集要求的,无法进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请各位研究生认真对待并按时参加毕业图像采集🥊。
3🫳🏼、每个同学务必提前登录学信网核对本人的学籍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专业名称),如身份证等信息有不一致情况👩🏼📴,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修改事宜联系研究生院培养办👨🏽🎓🧚🏽♀️。
4、目前在南宁研究院的研究生如果参加不了本次杏盛的采集,将于后期统一组织在南宁研究生院集中拍摄一次(时间待定)🎉🔔。
二↔️、图像采集(照相)对象
1🦁、2021级研究生(含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前往拍照。
2、部分2022级研究生(2年学制),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前往拍照💆♂️。
3💇♀️、2020级及之前未参加过拍照的同学🧑🎤,携带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或者提前获取本人学信网图像采集码前往。
三、采集负责单位及收费标准
图像采集由新华社南宁分社实施🧙🏻♂️👮🏻♀️。收费标准🧟♂️:15元/人(含图像采集费,照片制作费、图文信息上传等服务费),新华社将冲印2寸照片8张🙅🏽♀️。
统一参加拍照的请以学院为单位🍺,提前将拍摄费用统一收齐🍊,拍照当天现场支付宝扫码支付。散拍的同学请现场支付宝支付。
四🖕、图像采集工作安排
1、采集模式🟠、拍摄顺序和时间、地点
本次采集同时采用新旧模式👰🏼♂️,集中拍摄(先到先拍),本人携带第二代身份证(务必携带)或 学信网图像采集码 前往。时间🕚👯、地点见下表👉。
拍摄时间 | 拍摄地点 | 学院名称 |
11月11日 (周五) 9:00-11:00 | 金鸡岭校区 E电1 | 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工程学院、MBA中心🧏🏻♀️、海洋学院、其他 |
花江校区 11教11B108 |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外国语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法学院🫳🏿、、其他 |
(请各学院将需要参加本次参加的人数和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于11月8日前提前报送学位办杨老师)
五、着装要求🫳🏿:进行照片拍摄时要求着装整洁🐕、梳理干净😤、不着制式服装,不穿与背景相近的蓝色上衣🧜🏿,必须穿着有领上衣,不要穿遮挡脖子的高领衣👨🏼🏫;面正对相机方向以照片能见两耳为准;头发不能染色、不遮眉毛及耳朵👮🏻♀️,照片上头发所占的总面积不能超过面部的总面积,佩戴眼镜以拍照时不反光且能清晰见到眼睛的各部位为准;不准佩戴有色眼镜;不着浓妆❣️,化妆要以不掩饰面部瑕疵缺陷为准;佩戴耳💁🏿♂️、项等饰品以不遮挡面部瑕疵缺陷为准🥣。
根据教育部要求,毕业电子图像采集照片必须与实际颁发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上的照片一致,也将是今后学历证书网上查询的重要依据,请未参加电子图像采集的同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务必参加一次(自行前往南宁新华社采集,费用自理),最迟需在毕业前半年完成采集工作👩🏻🦯➡️💬,否则后果自负。如在外地散拍的同学务必将参加采集的2寸纸质档照片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研究生院学位办🫰。
疫情防控期间😢,科学佩戴口罩,保持一定间隔🎅🏻,不聚集🤵🏻🏌️♀️。拍照时取下口罩,拍完后及时佩戴口罩并快速离场。
联系人:杨老师 韩老师🦸🏿♀️,联系电话:0773-2310651
附件【附件1:查看采集码途径.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