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老师-杨怀珍

商学院-杨怀珍

发布者💆🏼‍♂️:杏盛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18浏览次数:24

undefined

杨怀珍教授

杨怀珍🧁,女,1972年4月出生,管理学硕士8️⃣,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骨干”,长期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企业委托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 Computational Science》🐭、《运筹与管理》🍥、《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录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1篇🤫,ISTP收录1篇,国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重要期刊2篇👨‍👩‍👧‍👦、B类重要期刊3篇♔。出版专著1部。获广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担任《控制与决策》、《工业工程》期刊审稿专家。荣获校“优秀本科导师”🚿、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商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自2005年以来,共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名♠️,14名已毕业。其中,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优秀学位论文、2人获得优秀毕业生🧝🏿‍♂️、多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指导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在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本人始终注重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新生一入学时,就帮助他们进行学习生涯规划。让他们阅读指定的文献后🌨,结合研究方向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从撰写小论文入手进行科研水平的训练👷🏽。例如👮🏼‍♀️,2012年入学的冯同学在看了大半个学期文献后,提交了一篇论文,可能因为首次撰写学术论文,论文写得并不好,结构体系松散、主题大而空、缺乏有效数据支撑。针对我提出的具体问题🦆,冯同学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在经历3✍️、4轮修改后,我还是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冯同学显得有些急躁了,我耐心地提醒他🏐,做科研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并调出电脑中同门师兄熊同学的一篇有6个版本修改稿的论文给他看。又经过2▶️、3轮的修改,论文在题目🎾、内容🔋、结构上早与初稿已大相庭径了。论文最后被核心期刊录用🧑🏻‍⚕️🤹🏼‍♀️。经历第一篇论文写作的痛苦磨砺后,冯同学的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于科研也有了信心。他再接再厉,最后以4篇核心论文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开启了新的科研旅程🕺。冯同学入学时300分不到,勉强调剂到专业硕士,谁能想到👷🏿‍♂️,通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𓀍,他竟然实现了摘取国家奖学金🏔、到名校读博的跨跃👨🏻‍🦲。

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上⚙️,仅依靠导师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团队。所以,我经常和同学们集中开会,大家一起讨论学术🙇🏽‍♀️🌧,形成了老生带新生的良好循环。在样的氛围下,霍同学的第一篇论文投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学部认定的B类重要期刊。经过大半年的审稿和三轮修改,终于得到了录用通知。而他的第二篇论文我建议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学部认定的A类重要期刊。霍同学表示担心🔙,不想挑战那么难的期刊。我鼓励他👨🏻‍💼👼🏼,要勇于突破自我🏫🙎‍♂️。在经历了漫长的外审后,得到了“修改后再审”的结论,多位专家对该论文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意见。针对这些意见,我们认真地进行了修改,并对所有的问题一一做出修改说明👨‍👦。经过了如此四轮严格的评审和修改后,终于拿到录用通知书。其中的艰辛与喜悦不是一句话能总结的。最后,霍同学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他的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审最终获得了校优👳🏻‍♀️。

12年硕士研究生指导生涯➾,有痛苦🌿、有迷茫、有欢欣👊🏿🧌、有喜悦🪮。未来还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杏盛